top of page
Search

一月问答:如何看待沉默对于心理咨询的意义?

  • Sherill
  • Jan 14, 2016
  • 4 min read

”在不能共享沉默的两个人之间,任何言词都无法使他们的灵魂发生沟通。”梅特林克这么说,如果我们引申到心理咨询的过程,会让你对于咨询中的共情、倾听和反馈,有些什么感受?你会怎样处理沉默?如何评估沉默?

 

沉默本身只是一种action。它是一种状态。如何理解一个状态在一种情境(context)下所代表的含义,我们要首先对该情景深刻理解。题主问到的是心理咨询情景下的沉默,那么我想就只针对这一种沉默回答。之所以阐明这个boundry,或者说这种探讨局限,是因为看到其他人的回答都有些混淆了心理咨询中的沉默和生活中的沉默。“无声胜有声”,甚至“无言的连接”,这些对沉默的理解非常生活化,疏忽了心理咨询中的沉默其实有其非常深刻的科学意义。 这种科学意义要首先从来访者是从哪里得到了沉默。生活给了他/她什么?他/她的声音又是在什么时候,怎样的过程中,一点点变弱,最后沉默的? 各位读者对心理学,对心理世界,想必都多多少少有些好奇。我们如果潜心思考,就会发现当一个人在生活中,在处理自己与自己,或者自己与他人的关系中,碰到瓶颈,往往苦闷不可抒发,或者恐惧,或者沮丧,或者孤独,或者愤怒,etc。。。这种种情绪无关缘由,在发生的那时那刻,都是overwhelming,让人不舒服,让人痛苦甚至难以承受的。这种痛苦让我们慢慢学会转移自己的注意力,和父母大吵一架于是跑出去找朋友玩儿,被最亲密的友人忽视或不理解于是学会内心重新平衡这份友情的重量,好让对方下次不那么轻易的伤到你。。。本质上讲,这些自我保护,都是变相的逃避那些stimulator,避免那些让我们经历这种情绪的人或事。但现实生活中往往这些人就是我们生活中最亲近的人(比如父母),我们没有办法彻底逃避。于是沟通变得单薄,谈话局限于流水账式的彼此报告,或者单向报告。在最亲密关系里,爱的表达找不到出口,痛苦的渴望也难以启齿,于是沉默。。。 说到任何动心肝的话题,或者最隐秘情绪的时候,只有沉默。 这种在生活中形成的沉默趋势,或者沉默习惯,或多或少每个人都有,那些谈天说地 只要不需伤筋动骨反思自己 就能侃侃而谈段子不断的人 往往可能是心理咨询进入诊疗阶段时最沉默的那群人。这种生活中自然产生的沉默倾向,在心理学理论上讲,要依赖积极的自我修为来抵抗。具体来说,我们每个人 从孩童开始就一直在锻炼一种self-discipline,即自我修为,也可称自律。健康的自我修为确保我们在痛苦情绪压身的时候,不逃避,不转移,而是在保有最善意推测的前提下,进行积极认知 消化 并成长。这个过程的痛苦,非亲历不可言喻。因为要原谅自己,要包容他人,要有爱,更要有同理心。这种自我修为,都应该从健康的parenting 即父母之爱父母之训导中得来。可惜在中国绝大多数人都没有这样的幸运接受到如此健康的,不控制不压抑,只求理解和亲密的家庭之爱。也是我为什么很喜欢一句话: “没有意外出生的孩子,但一定有很多人意外变成了父母”。纵使你的诞生和存在一定是有意义的,但你要发挥这种意义,活出这种意义,却需仰仗你的父母,而他们中的很对本身就是意外。他们本不该做父做母。 脱离年幼时的禁锢,很多成年人找到了自己的一点点声音,更因为其他领域的获得找到了渴望更多声音的动力,于是渴望了解自己,渴望心理咨询和真实的成长。但习惯性的沉默,加上自我修为的匮乏,渐渐导致人情感世界的麻木。也就是为什么很多人,不管他/她有没有在定期做心理咨询,他们对自己情绪的感知是麻木的,对导致情绪的事件的理解也往往是扭曲的。他们需要时间,需要引领,更需要耐心,自己对自己的耐心 和咨询师对来访者的耐心,都一样不可或缺。 在专业心理咨询中,当来访者沉默,咨询师要允许这种沉默,却不可放任这种沉默。了解这份沉默传达进咨询关系的讯息是什么,对来访者下一阶段的修复和成长至关重要! 他/她是在无意识的重复过去的逃避机制 即练习自我麻木,还是在开始品味一种被自己长期以来自我保护意识隔绝起来却从未正视从未消化的痛?ta在被这种痛吓到了么?惊到了么?ta在认知这种自我局限的时候状态如何?(即身体其他体征:有没有眼神沟通,手掌状态,上身坐姿,胳膊的摆放,腿脚与椅子或地面的贴近状态等等等等)这些综合体征给了咨询师什么讯息?咨询师此时此刻要让自己充分体会到强烈的同理心,即这份痛苦人人皆有;如果是咨询后期,咨询师甚至开始体会到一种欣赏,一种欢欣鼓舞的对来访者的肯定,肯定ta努力认知自我的勇气。这些情绪综合共情,由咨询师自身传递给来访者一种无条件的接受(unconditional acceptance),在这种接受的前提下开始邀请来访者一起挑战沉默,练习在孩童时没有练习好的积极自我修为。 沉默可以说是专业心理咨询(无论咨询师采取哪种诊疗手段)中最富裕的收取信息的渠道之一。也是咨询关系成败的关键要素。寥寥数语,不能严谨探讨,欢迎各位评论讨论!

  • facebook
  • twitter
  • linkedin
bottom of page